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利来官网 > “手把手”教技能“点对点”抓产业

“手把手”教技能“点对点”抓产业

  近年来,尼木县立足于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把带动群众就近就便就业增收摆在首要位置,紧紧抓住提升扶贫产业项目经营管理水平这个“牛鼻子”,直面“自然条件较差、地理位置偏远、资源禀赋不足”实际困难太行风情滑雪场,把干部队伍作为可挖掘的最大资源和抓发展的最强动力,围绕打造实干、苦干、巧干的干部队伍,动员全县161名党员干部下沉到85个产业项目一线,形成“点对点”助力产业项目发展的新机制。

  数据显示,尼木县围绕“现代尼木三步走”总体布局和“四产业三园区”发展布局,严格落实干部“点对点”抓产业项目发展机制太行公园,明确12个县级产业、62个乡镇产业,11个村级产业,分层级选派161名党员干部下沉到产业一线具体抓,确保产业始终在县委的总体布局下运行,并取得良好收益十字键。2020年以来,已带动1030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利来官网利来官网,户均月增收1000元以上。

  帮在当前十字形对焦点,谋在长远。按照“增收致富为目标时装摄影、人才振兴为根本、自力更生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点对点”抓产业,借助干部相对群众而言接受种植、养殖技术能力强、学习技术快的优势,坚持边学习边种植边传授,保证产业尽快见效、群众尽快增收、人才尽快成长。

  乘着“同吃住同劳动”时机和“手把手”教技能热潮,协调全县各乡镇合作社、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藏香产业园等实体经济,先后带动910名富有劳动力学习种植、养殖技术和本土民族手工艺技能,为培育以种植、养殖为主的现代农业职业农牧民队伍和以藏香等特色产品生产经营为主的产业工人队伍打下了人才基础。

  尼木县政府副县长、卡如乡党委书记王庆国主抓卡如乡加纳日合作社运营发展太行红山。近两年来,在王庆国的多方努力下,该合作社通过参与景区分红、承建项目、种植经济作物等方式,累计收益81.5万余元,组织贫困群众务工4500余人次时装模特,务工分红标准从最初的每人60元/天提高至现在的每人100元/天利来官网,实现59户农牧民家庭每年户均增收1.8万余元。

  尼木县选派干部德吉在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车厘子试种,坚持一边学习一边实践,迅速将自己变成了一名“土专家”,带领17名群众学技术,创收19.4万元,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续迈乡乡长张伟主抓安岗村生猪养殖场,两年来购入生猪6批211头,出栏24批204头,出售猪肉3.86万斤,实现总收入86.7万元,实现利润10.6万元,带动23户贫困户增收,累计分红13.81万元,户均增收6004.35元,人均增收1663.86元。

  为此,尼木县注重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创新开展“支部讲政策利来官网,群众帮群众”“你努力利来官网、我帮忙,大家携手奔小康”两项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由党支部和“点对点”帮扶干部向群众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富民惠民政策等,讲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道理,勉励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自觉淡化宗教消极影响手把手教学,明白幸福是靠双手创造出来的,不断激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尼木乡曲林村农牧民旺杰在“点对点”干部李俊的带动下,主动要求食宿在温棚抓管理、学技术。通过半年努力,便掌握了红栗种植技术。如今,他承包温棚种植了红栗十字镜,预计产值3000斤,收益达4.5万余元。

  截至目前,全县170户富裕户与309户贫困群众结成“一对一、一对多十字按键、多对一”帮扶对子164对,75户因不善理财致贫的群众如期脱贫,93户缺乏劳力的贫困群众在党委、政府及社会各方的帮助下,日常生产生活已得到解决。

  尼木县“点对点”干部努力挖掘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先后安排95名“1+3”村级组织专干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蹲点抓73个乡村产业项目,规范产业项目经营,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闯出了一条农牧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新路子。